迤车:小法庭不小
发布日期:2018-05-22
作者:区鸿雁 江 荷
——迤车法庭创全国法院先进集体侧记
大清早,法庭门口响起一阵热烈的鞭炮声,一对朴实的山村父女手持“公正廉洁、执法为民、耐心调解、共建和谐”的锦旗走进法庭。这是云南省会泽县人民法院迤车法庭一个普通的清晨。
1983年,地处云、贵两省交界的迤车法庭挂牌成立,辖会泽县迤车、马路、纸厂三个乡(镇)53个村委会,16万余人口。
迤车法庭现有干警5人,其中员额法官2人,年平均受理案件400余件。
“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老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这是法官对一起赡养案件进行调解的一幕。
三个子女以分家析产不均等为由拒绝赡养老人,会泽县马路乡硝厂村委会的老龚无奈将三个子女告上法庭。基本了解案情后,法官主动邀请村干部,将法庭“搬到”村委会。因双方分歧较大,法庭宣布休庭后,让旁听群众讲讲该如何赡养老人。“老人有过错,也应该过去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养老人也是给自己积德。”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认为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法律责任。听了村民们的议论,之前还争得面红耳赤的三个子女低下了头,当场就老人的赡养问题达成协议。
结合辖区实际,迤车法庭对相邻权、赡养、抚养、扶养、小额信贷及特殊主体之间的身体权纠纷等类型案件明确先行调解,要求承办法官只要有百分之一调解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把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庭前、庭中、庭后。
针对当地交通事故案件多,审判难、送达难、执行难的实际,法庭主动与当地交警部门联手协作,将交通警察的事故处理与法庭的诉讼、调解及执行程序相结合,敦促肇事方交纳足额保证金以保障受害人的权益及时兑现,有效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四年来,法庭受理交通事故案件155件,调解结案150件,且调结案件全部兑现 。
“法庭把调解经念活了。”通过树立理念调、及时调、营造氛围促进调、整合力量联合调、宣传释明引导调、总结经验传承调、创新机制助推调等举措,法庭审判执行工作呈现出调解率高、息诉服判率高,申请强制执行率低、上诉率低、信访上诉率低,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个子女以分家析产不均等为由拒绝赡养老人,会泽县马路乡硝厂村委会的老龚无奈将三个子女告上法庭。基本了解案情后,法官主动邀请村干部,将法庭“搬到”村委会。因双方分歧较大,法庭宣布休庭后,让旁听群众讲讲该如何赡养老人。“老人有过错,也应该过去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养老人也是给自己积德。”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认为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法律责任。听了村民们的议论,之前还争得面红耳赤的三个子女低下了头,当场就老人的赡养问题达成协议。
结合辖区实际,迤车法庭对相邻权、赡养、抚养、扶养、小额信贷及特殊主体之间的身体权纠纷等类型案件明确先行调解,要求承办法官只要有百分之一调解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把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庭前、庭中、庭后。
针对当地交通事故案件多,审判难、送达难、执行难的实际,法庭主动与当地交警部门联手协作,将交通警察的事故处理与法庭的诉讼、调解及执行程序相结合,敦促肇事方交纳足额保证金以保障受害人的权益及时兑现,有效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四年来,法庭受理交通事故案件155件,调解结案150件,且调结案件全部兑现 。
“法庭把调解经念活了。”通过树立理念调、及时调、营造氛围促进调、整合力量联合调、宣传释明引导调、总结经验传承调、创新机制助推调等举措,法庭审判执行工作呈现出调解率高、息诉服判率高,申请强制执行率低、上诉率低、信访上诉率低,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宁可法官多跑腿,不让百姓多走路”
去年6月的一天,几名身着法院制服的年轻人冒着雨后的泥泞,驱车二小时又步行数里,穿越山高路陡林密的山路,最终到达一个叫臭水的小山村,“开庭审理”一起变更子女抚养纠纷。
由于被告朱某拒绝到法庭应诉,根据法律规定本可缺席判决,但法官还是决定到朱某家中开庭。
不料双方当事人见面就开始言语掐斗,到场的村干部也无法劝阻,一场激烈的纷争爆发在即。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分开双方“背对背”调解。经耐心说服疏导,情绪逐渐平和的双方开始关注对方的生活状况及子女的学习状况。最终双方达成女儿变更由女方抚养,朱某不支付抚养费的协议。
迤车法庭早在2014年就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组建党员服务队上门开庭、进村调解,深入到基层一线服务群众,化解辖区矛盾纠纷。让案件审判在一线,纠纷化解在一线,为民服务在一线,作风强化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成效检验在一线。
迤车镇小街村的八旬老人李爷爷先后育有10个儿女,老来却只有6个出嫁的女儿会不定期回家探望,4个儿子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也一直推诿扯皮,老人无奈之下将4个儿子诉至法庭。法官到村委会开庭时,承办法官倾情调解,反复做被告的思想工作,将4名被告各自支付的老人医疗费进行分摊、结算之后,兄弟四人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终于达成一致。
法庭开在当事人家门口的情形,对迤车法庭来说是家常便饭。为缓解人少案多的矛盾,法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一线服务、开门服务、主动服务、阳光服务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发挥法庭前沿阵地作用。
法庭组建了党员流动服务队,深入社区、村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就地立案、调解、开庭,拉近了法官和群众的距离,得到了涉案当事人的好评。
“让老百姓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法庭推行法官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把两名法官分为一组,分片包案到53个村委会,在法庭和相关村委会公开姓名及联系方式,接受当事人电话预约立案、法律咨询等服务,同时制作“便民联系卡”发放到村组,保障法官信息畅通,全天候为当事人服务。
记得法庭在调解一起合同欠款纠纷案时,因辖区内维修高压线路突然停电。考虑到原告家住昆明,为给外地诉讼者提供便利,减轻当事人两地往返旅途之苦,法官立即点上了蜡烛继续开庭调解。在闪闪烛光下,双方被法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终于达成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烛光法庭”便民利民的事迹登上了中国法院网、法制网等新闻媒体。
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一律巡回审判,双方当事人均到场的案件即时组织双方进行速裁,对信访案件主动携件下访,节假日安排干警值班,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杜绝让老百姓白跑一趟的情况发生。
“作为一名新时代法官,不仅要有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意识,还要有审理复杂案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司法能力和浓厚的为民情谊。”庭长李学宏说。
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法庭走出了一条符合辖区特点的司法工作之路。近四年,审执案件共1586件,其中诉讼案件1220件,调解结案高达1013件,调撤率83%,先后斩获省、市“优秀法庭”,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2018年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称号。
由于被告朱某拒绝到法庭应诉,根据法律规定本可缺席判决,但法官还是决定到朱某家中开庭。
不料双方当事人见面就开始言语掐斗,到场的村干部也无法劝阻,一场激烈的纷争爆发在即。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分开双方“背对背”调解。经耐心说服疏导,情绪逐渐平和的双方开始关注对方的生活状况及子女的学习状况。最终双方达成女儿变更由女方抚养,朱某不支付抚养费的协议。
迤车法庭早在2014年就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组建党员服务队上门开庭、进村调解,深入到基层一线服务群众,化解辖区矛盾纠纷。让案件审判在一线,纠纷化解在一线,为民服务在一线,作风强化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成效检验在一线。
迤车镇小街村的八旬老人李爷爷先后育有10个儿女,老来却只有6个出嫁的女儿会不定期回家探望,4个儿子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也一直推诿扯皮,老人无奈之下将4个儿子诉至法庭。法官到村委会开庭时,承办法官倾情调解,反复做被告的思想工作,将4名被告各自支付的老人医疗费进行分摊、结算之后,兄弟四人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终于达成一致。
法庭开在当事人家门口的情形,对迤车法庭来说是家常便饭。为缓解人少案多的矛盾,法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一线服务、开门服务、主动服务、阳光服务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发挥法庭前沿阵地作用。
法庭组建了党员流动服务队,深入社区、村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就地立案、调解、开庭,拉近了法官和群众的距离,得到了涉案当事人的好评。
“让老百姓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法庭推行法官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把两名法官分为一组,分片包案到53个村委会,在法庭和相关村委会公开姓名及联系方式,接受当事人电话预约立案、法律咨询等服务,同时制作“便民联系卡”发放到村组,保障法官信息畅通,全天候为当事人服务。
记得法庭在调解一起合同欠款纠纷案时,因辖区内维修高压线路突然停电。考虑到原告家住昆明,为给外地诉讼者提供便利,减轻当事人两地往返旅途之苦,法官立即点上了蜡烛继续开庭调解。在闪闪烛光下,双方被法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终于达成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烛光法庭”便民利民的事迹登上了中国法院网、法制网等新闻媒体。
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一律巡回审判,双方当事人均到场的案件即时组织双方进行速裁,对信访案件主动携件下访,节假日安排干警值班,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杜绝让老百姓白跑一趟的情况发生。
“作为一名新时代法官,不仅要有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意识,还要有审理复杂案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司法能力和浓厚的为民情谊。”庭长李学宏说。
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法庭走出了一条符合辖区特点的司法工作之路。近四年,审执案件共1586件,其中诉讼案件1220件,调解结案高达1013件,调撤率83%,先后斩获省、市“优秀法庭”,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2018年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