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纳乡“343”工作法筑牢人大代表履职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镇人大 > 正文

鲁纳乡“343”工作法筑牢人大代表履职平台

发布日期:2025-09-01    来源:会泽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鲁纳乡 黎帅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关于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部署要求,鲁纳乡实施“343”工作法,聚焦“建好、管好、用好”代表工作站室,切实发挥平台桥梁纽带作用,为全乡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大力量。

走好“三步棋”,高标准建好“站室”

坚持科学规划与务实推进并重。一是精准选址布局,遵循“共建共享、厉行节约”原则,通过实地调研优化“111”选址,整合闲置资源建设7个村代表联络室,改造提升4个站室,并在雨沐村文旅产业区打造特色活动室,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二是对标规范建设,严格按“八有”标准完善硬件设施,规范张贴代表信息、履职二维码等标识,确保站室功能完备、形象统一。三是强化实体运行,将64名三级人大代表编入站室,配备专职联络员,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抓好“四环节”,规范化管好“站室”

建立全流程管理制度。一是常态开展活动,严格执行“六个一”制度,每月组织“代表大讲堂”、接访群众、调研视察等活动,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件。二是动态维护平台,维护好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实时更新代表信息及活动记录,全年录入活动、发布动态各7条。三是规范台账管理,对意见建议实行“收集—交办—答复—监督”闭环处理,归档活动资料完整。四是开展履职评议,组织代表述职接受选民监督,倒逼责任落实。

 

做到“三融合”,高效能用活“站室”

推动平台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一是“站室+基层治理”,构建“代表+网格”机制,将代表编入基层治理网格,参与矛盾调解50余起,助力平安乡镇建设。二是“站室+产业发展”,聚焦乡村振兴,通过代表调研形成中药材种植、水利设施建设等建议,推动窝坡村发展林下经济50余亩,实施陡咀村灌溉工程覆盖农田1200余亩。三是“站室+民生服务”,设立代表接待日,收集办理优待证办理、户口迁移等诉求20件,答复率达100%,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鲁纳乡通过343”工作法,确保实现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从“建起来”到“转起来”“活起来”的转变,打造联系群众、服务发展的前沿阵地。下一步,鲁纳乡将持续深化平台功能,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凝聚更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