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幽谷正芬芳
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花开幽谷正芬芳

发布日期:2017-06-20    作者:许雪
----记会泽县者海镇人大代表余正芬


  烂漫的山花,执着的是芬芳的事业,给人送来浓郁的温馨。在会泽县者海镇发基村,就有这样一名了不起的妇女干部,她貌不惊人,却有一股决不认输的韧劲;她身在农家,却为群众脱贫致富任劳任怨;她默默无闻,却深受群众尊重和信任。十多个春秋冬夏,她静静的绽放,幽幽的吐香,带着组织和人民的信任,以一个人大代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舞台,被当地群众赞誉为响当当的“娘家人”,她就是者海镇人大代表、发基村妇女主任余正芬。

常怀感恩之心

  余正芬常说:“百善孝为先,我现在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余正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家庭她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余正芬丈夫赵泽贤虽有弟兄三人,但她多年来视自己的公婆如己出,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精心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婆婆自2015年公公去世后,她便接到家中赡养至今。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她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看着婆婆饱受风湿病的困扰,她不辞辛苦,四处寻医,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他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
  2014年是余正芬人生中最为悲痛的一年,那年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她最为敬仰的哥哥,原发基村党总支书记余正明因肝衰竭去世了,留下了80多岁的父母需要照顾,弟弟为了生活又远在浙江打工,弱小的她责无旁贷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带领年幼的侄子侄女和不堪重压的嫂子料理完哥哥的后事以后,瘦弱的身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几近崩塌。天有不测风云,同年,痛失爱子的父亲因风湿痛住进了医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接着因肺部感染的母亲也住进了医院,不惑之年的她独自担负起照顾、护理父母的全部职责,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她都是亲力亲为。那几年,她人整整瘦了一大圈,面对亲友怜惜的目光,乐观的她总是微微一笑,“全当减肥了,花钱减肥还没那么好的效果呢”。
  在孝顺自己父母的同时,余正芬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关爱帮忙有困难的老人。每年春节,余正芬都把本村的贫困老党员请到她家吃团圆饭,帮助他们购买年货。每年端午节她都组织本村妇女为全村76名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她们自己做的热腾腾的包子。二组村民杨克选家因儿子智残,老两口年老多病,每月的米、油吃完之后,余正芬都主动为他送去生活用品,这样的善举她已足足坚持了十余年,从不曾忘记。她用实际行动为全村老人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为当地街坊四邻树立了孝老爱亲的好榜样。

常做感恩之事

  2003年7月,余正芬走马上任,担任总人口3000余人的发基村妇女主任。开弓没有回头箭,天生倔强不服输的她豁上了。2008年,她以“三百工程”为契机,在发基村率先成立福顺养殖小区,作为一名村干部和一名共产党员,余正芬饮水思源,她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要带动全村老百姓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深思熟虑后,余正芬积极发动群众生猪养殖。经过于正芬挨家挨户的宣传动员,养殖小区的规模由原先的6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700多户,余正芬每年帮助村民出栏生猪500头,小猪1700多头。
  作为发基村妇女之家的家长,于正芬以“小母牛”项目为契机号召大家出资入股,成立了妇女之家资金互助组,通过交纳互助金,实行自我管理互助,逐步建立合作社,实施技能培训、开展实践活动等延伸价值链,按1:1.5的礼品传递倍增模式,达到群众观念、态度、能力改变和综合影响力增强。大家伙受益后,也从原先的不理解、不支持变成了如今的积极出资、主动参与。一组村民赵锁花真切地说道:跟着余大姐办事不会吃亏!
  生活中,余正芬除了种自己家的田地外,还在镇上、者海老街及发基村开办了三个便民商店。在经营农资用品之余分文不收帮助村民网购、交电话费、运送包裹等等。工作上,余正芬坚持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热爱的温馨之家。她通过“妇女之家”为载体,开展“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等系列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唱响了家庭文明和谐的主旋律。在她的动员组织下,“妇女之家”服务队成立了,文娱队登堂入室了,科技学习小组和环境卫生小组也已步入正轨。尤其发基村的舞蹈文艺队也从最初的三三两两,到现在的成群结队。节目形式也丰富多彩起来,发展了腰鼓、快板、小品、民族舞蹈等等。
  发基村委会在接待了2015年上半年前来参观学习的昭通大关项目团队,2016年下半年又迎来交流的滇西项目伙伴,以及今年来的昆明禄劝、会泽大桥、者海拖木的项目伙伴。在交流会上,余正芬通过召开培训会、开展晚会、进行知识竞答、组织文体活动等,让大家在轻松祥和的氛围下为广大基层妇女提供政策解答、维权服务、情感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发基村响当当的亮出了“妇女之家”这张名片。

常为感恩之行

  诚信服务,细心工作,把管理融入到服务中,这是于正芬做好妇女工作的法宝。2016年,发基村委会切实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年的中心工作和第一位的民生工程,她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优势。为准确掌握脱贫工作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她开始组织妇女在农闲之余,茶余饭后踏百家门,详细进行调查摸底,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虚心听取对脱贫工作的良策、意见和建议。积极了解贫困户实际需求,动员全体党员、贫困群众全力以赴开展本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众志成城号召妇女干部配合村委会认真开展 “五查五看”、“四评四定”,结合发展养殖优势和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细化扎实有效的脱贫措施,扎实推进“挂图作战”,把全村的脱贫工作目标、因地制宜确定的脱贫规划、挂钩帮扶对象和措施、各级各部门帮扶项目、资金及脱贫工作进度等,制作成图表、展板,公开展示,接受群众监督。
  2016年,全村236 户84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发基村“三委”及于正芬的积极努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5户、危旧房屋维修加固49户;种植业、养殖业等入户产业扶持236户;教育帮扶22 户;技能培训80 户;金融贷款扶持179户,其中建房优惠贷款95户发放贷款551.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104户发放贷款505万元、贫困户“入股分红”优惠贷款 17 户,确保了每户贫困户均享受到一个以上脱贫项目、资金帮扶,130万元入户项目资金在全村实现了全覆盖投入。如今的发基村,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发基村党总支书记赵增由衷地说道,“发基村脱贫攻坚所取得的这些成果都离不开余大姐的帮助啊!”

常担肩上之责

  于正芬热心公益事业,敢于为群众说话。自2013年被选举为者海镇人大代表以来,她深知人民的信任和期盼不仅赋予她无形的荣誉,更有重任在肩,身为人大代表一定要勇于为群众鼓与呼,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每次人代会召开之前,她都要开展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并把搜集到的情况带到会上发言;会中,积极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在担任者海镇人大代表期间,余正芬所提的多项意见建议被采纳。者海熊家河发基段虽经土地综合治理,但未全面科学的解决土地排冷问题,导致前期历史老沟堵塞无法使用,使发基一组185.4亩、四组136.7亩土地遭受雨季天水涝,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余正芬等提议修筑一条长1300米的三面光沟渠以保障粮食生产,目前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小瓦窑水库排洪沟渠多处垮塌,虽经清淤排障但仍无法保证洪汛期的排洪问题,每遇排洪,发基二组386亩土地都被淹没,余正芬提议重建三面光排洪沟渠。目前重建沟渠已投入使用,周边群众反映很好。针对群众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不方便的问题,余正芬在人代会上提出建议,并多方奔走,终于实现了在发基村卫生所就能报销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相关业务,使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大伙儿都说:余大姐和我们真是一条心呐!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余正芬说:我是由人民群众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既光荣,又深感责任重大。我工作在农村最基层,更有责任把体察到的民情向上反映。今后,她将一如既往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自觉遵守代表纪律,积极代民建言献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做一名“组织信赖、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
  余正芬因此也受到市、县各级多项表彰。2013年,她被曲靖市妇女联合会表彰为“优秀妇女创业者”,2016年,被者海镇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党员”、“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余正芬没有曲折离奇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有的只是一种服务百姓的承诺和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有的只是共产党人无比高尚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样的承诺和态度,奏响了时代的主旋律,促进了和谐者海的科学发展;正是这样的情怀和精神,像一朵生于幽谷的芝兰,为当地群众播撒出一股股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