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乡亲们在奋斗中寻找幸福
发布日期:2018-07-17
作者:刘 坚
——记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晏庆林
去年,乐业镇丫口村返乡创业农民工晏庆林多了一个“高大上”的身份——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41岁的他,成了全县6名省级人大代表中最年轻的两名代表之一。聊起这件事,他很自豪,同时又说自己做得还不够,当之有愧。通过采访,记者对他为何能当选有了答案。
第一眼见到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显饱经风霜,1.73米的个子,身体壮实,留着利落的寸头,脸如满月。谈话中总带着谦和的笑容,一笑就露出虎牙,有几分喜感。
“生命在于折腾。”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参军入伍、打工、开酒厂、办养殖合作社,流转荒山种苹果,当代表为群众提建议,捐资助学。摸爬滚打,走过弯路碰过壁,也有过成绩,但不管失败还是成功,他折腾的永远是自己,受益的是乡亲们。
“生命在于折腾。”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参军入伍、打工、开酒厂、办养殖合作社,流转荒山种苹果,当代表为群众提建议,捐资助学。摸爬滚打,走过弯路碰过壁,也有过成绩,但不管失败还是成功,他折腾的永远是自己,受益的是乡亲们。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人大代表
1977年,晏庆林出生在丫口村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里,他回忆说,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4人,除了种庄稼那点微薄的收入,再没其他经济来源。父母亲负担很重,有一年为了过春节向亲戚借了50块钱,这件事让他记忆至今。为减轻家里负担,高中还没毕业他就去当兵了。退伍后,他又在五粮液销售公司云南分公司打工5年,学到销售技术后返乡创业,一干就是10几年。
在丫口村土生土长的他,对于村情民情了如指掌,这也是他返乡创业的主要动力。经过分析后他认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环境闭塞、缺乏商业意识是群众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他举了个例子,村子里几乎家家都养猪,并且都把猪养到四五百斤大,根本没有考虑人工成本,也没有打算卖掉,几乎是自己消费,吃的是有了,但是口袋里没钱。
在丫口村土生土长的他,对于村情民情了如指掌,这也是他返乡创业的主要动力。经过分析后他认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环境闭塞、缺乏商业意识是群众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他举了个例子,村子里几乎家家都养猪,并且都把猪养到四五百斤大,根本没有考虑人工成本,也没有打算卖掉,几乎是自己消费,吃的是有了,但是口袋里没钱。
实干苦干的扶贫先锋
6月5日的马厂村,雨后初晴,蓝天下万物葱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晏庆林带我们去看他在马厂村的400亩苹果种植基地。进入基地的路通行条件极差,路是他投资16万元修通的,他笑着说,还好今天没下雨,要不然真要靠脚走了。进入基地后,漫山遍野的苹果林呈梯田状依山势分布,有五六个务工人员忙着采收林下的甜脆萝卜。另外的100余亩辣椒刚覆上膜。进入试果期的果树挂了乒乓球般大小的青果,他摘了一个狠嚼了几口,酸涩得皱眉,然后说一句“哎,有苹果味了。”把大家逗乐了。
苹果种植基地的建设,源于他有一次上山游玩看到这里撂荒了很多土地。一位村民告诉他,因为土地太陡太偏,有些外出务工的人家不要租金送人种都没人愿意种。通过考察,他发现这里光照充足,又找到山顶的一处水源地,这让他激动不已,以300元每亩的价格一次性流转了400余亩土地。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在草根盘结、乱石遍地的荒山上修出了4公里的土路,铺了4400米的管饮,建设蓄水池3个,一片荒山初具了果园的模样。
这也是他继成立酿酒公司,创办养殖合作社后又一次创业。2014年,政府扶持群众养殖母猪,经过再三比对后,决定从他的养殖合作社统购120头品质优良的母猪发给群众,但要求他负责指导养殖,猪仔养成肥猪后,他又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统一回收,再批量销售到昆明。这样的话,群众每卖一头猪就能多赚150-200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群众的生猪养殖规模及水平进一步提升。
凭着一股敢闯敢干的勇气,晏庆林终于走出了一条集酿酒、养殖、果树种植、销售一体化的生态循环发展路子。
目前,他的“林果庄园苹果专业种植合作社”会员扩展到14户,他说,大多数群众都在持观望态度,只有他成功了,大家才会跟着他干。
“带动效果很好,前段时间辣椒移栽,多的时候一天接近60人在基地里务工。群众一方面通过务工及土地流转增收,另一方面跟他学习了技术,接受了新的思想观念,晏庆林是当之无愧的致富先锋。”马厂村总支书记唐兴榜这样评价他。
苹果种植基地的建设,源于他有一次上山游玩看到这里撂荒了很多土地。一位村民告诉他,因为土地太陡太偏,有些外出务工的人家不要租金送人种都没人愿意种。通过考察,他发现这里光照充足,又找到山顶的一处水源地,这让他激动不已,以300元每亩的价格一次性流转了400余亩土地。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在草根盘结、乱石遍地的荒山上修出了4公里的土路,铺了4400米的管饮,建设蓄水池3个,一片荒山初具了果园的模样。
这也是他继成立酿酒公司,创办养殖合作社后又一次创业。2014年,政府扶持群众养殖母猪,经过再三比对后,决定从他的养殖合作社统购120头品质优良的母猪发给群众,但要求他负责指导养殖,猪仔养成肥猪后,他又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统一回收,再批量销售到昆明。这样的话,群众每卖一头猪就能多赚150-200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群众的生猪养殖规模及水平进一步提升。
凭着一股敢闯敢干的勇气,晏庆林终于走出了一条集酿酒、养殖、果树种植、销售一体化的生态循环发展路子。
目前,他的“林果庄园苹果专业种植合作社”会员扩展到14户,他说,大多数群众都在持观望态度,只有他成功了,大家才会跟着他干。
“带动效果很好,前段时间辣椒移栽,多的时候一天接近60人在基地里务工。群众一方面通过务工及土地流转增收,另一方面跟他学习了技术,接受了新的思想观念,晏庆林是当之无愧的致富先锋。”马厂村总支书记唐兴榜这样评价他。
“他是个接地气的人大代表”
“我几乎每天都在和乡亲们打交道,他们有什么事都会和我聊,我了解他们。”自从2013年当选为第十六届县人大代表后,晏庆林多次参加县、镇人大组织的视察、调查及“六访”等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的乡村公路建设、河堤治理、教育等方面的情况,他和其他人大代表一道,在认真分析后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其中在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宴庆林与乐业代表团的代表一道共同提出了《关于解决五星到乐业公路建设的建议》《关于将头塘至鲁珠岔河公路升级改造为油路的建议》等5个建议。现在五星至乐业公路已修通,头塘至鲁珠岔河公路也已经铺设成块石路。他也连续3年被评为会泽县优秀人大代表。他创办的“会泽县民乐养殖合作社”被乐业镇人大主席团确定为全镇首个人大代表创业示范基地。
晏庆林和务工群众同吃同劳动,休息时候就抽空教大家如何修剪、拉枝、定型,把自己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摸索的经验传授给大家。“这棵树是我今年重点观察的对象,上面有9个苹果,我数过的哦。”大家都被逗乐了。
“晏庆林了解群众诉求,了解基层,每次人代会提出的意见都是群众想反映的问题,是个接地气的人大代表。”乐业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高顺文说,同时他也通过发挥自己的行业特长和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当好扶贫帮困“助理员”。
除工作外,晏庆林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力所能及的捐资助学,2013年捐资1.6万元,帮助丫口小学组建了鼓号队,同年引荐会泽商会和共青团会泽县委青年基金会为丫口小学捐资24万元,修建了围墙、挡墙和大门,他自己也带头捐资1万元。2015年“六·一”儿童节向二顺小学贫困学生捐赠书包160个。
晏庆林和务工群众同吃同劳动,休息时候就抽空教大家如何修剪、拉枝、定型,把自己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摸索的经验传授给大家。“这棵树是我今年重点观察的对象,上面有9个苹果,我数过的哦。”大家都被逗乐了。
“晏庆林了解群众诉求,了解基层,每次人代会提出的意见都是群众想反映的问题,是个接地气的人大代表。”乐业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高顺文说,同时他也通过发挥自己的行业特长和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当好扶贫帮困“助理员”。
除工作外,晏庆林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力所能及的捐资助学,2013年捐资1.6万元,帮助丫口小学组建了鼓号队,同年引荐会泽商会和共青团会泽县委青年基金会为丫口小学捐资24万元,修建了围墙、挡墙和大门,他自己也带头捐资1万元。2015年“六·一”儿童节向二顺小学贫困学生捐赠书包1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