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富了不算富 带领大家同致富——记省人大代表杨勇 会泽融媒
他,曾经是一个小有成就的生意人,现在是一个返乡创业的成功人士。多年来,他始终践行着“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大家同致富”的目标,把家乡昔日的荒坡荒山变成了 现在的金山银山。在他的带领下,家乡漫山遍野挂满了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家家户户都鼓起腰包奔小康,他就是云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杨勇。
返乡创业 荒山荒坡结出致富“金果果”
1996年,杨勇从东川矿务局技校毕业,和大哥杨书在昆明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多年的水果批发销售经历,杨勇对各类水果的生长环境、特性及市场行情等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时,娜姑老家为数不多的盐水石榴已经小有名气,在生意上小有成就的杨勇看中了家乡大片的荒山荒坡,他和大哥商量要回老家种石榴,兄弟俩一谋即合。说干就干,2013年,杨勇和大哥结束了昆明的生意,回到老家娜姑镇发基卡村,流转当地荒山荒坡80亩,从河南引进突尼斯软籽石榴新品种,开始尝试种植石榴,成为会泽县大规模种植石榴的第一人。2015年,杨勇哥弟成立“书勇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发基卡村600多亩荒山荒坡,再次大规模引进突尼斯新品种石榴进行种植。2016年,4年前种下的80亩石榴成熟后,实现纯收入60多万元,昔日光秃秃的荒山荒坡上终于种出了“金果果”!
为鼓励引导乡亲们种植石榴,杨勇以“农户+基地+合作社”的模式,引导乡亲们加入基地大规模种植石榴。他无偿地为广大种植户进行修枝打叉、用药用肥、病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并通过基地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彻底打消了广大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在杨勇的带动和示范下,截至2023年10月,书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石榴基地已经发展到1200亩,基地长期用工30余人,平均每人每月支付工资2800元,让当地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务工,赚钱管家两不误,带动当地100余户脱贫户户均增收5000元。如今,会泽县已发展软籽石榴5.5万亩,石榴产量达6万吨,产值7.2亿元。
由于他的骄人成绩,他先后被表彰为云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曲靖好人、会泽县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会泽县新农村领军人才、会泽县奋进新征程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会泽县产业先锋户,2022年底,杨勇当选云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认真履职 为民解忧带领大家同致富
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后,杨勇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一方面,他更加努力地干好自己的“老本行”,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另一方面,他一有空闲时间就往周边种植户的地里跑,去给他们传授种植经验。在娜姑镇石榴主产区,不论石榴种植户遇到什么问题,一找杨勇,准能解决。到了石榴成熟季,他又忙着为群众联系销路。在传授种植经验的同时,杨勇还站在代表的高度,顺便了解群众最基层的呼声和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回来后立马进行梳理,形成预案和建议,在开会的时候提交。
截止目前,杨勇代表群众就养老、就医就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内容向大会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为决策部门提供了来自基层的依据。
“作为省人大代表,我有义务为群众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他们解决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有责任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提交到大会,同时要和乡亲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带领他们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杨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