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以医者仁心践行初心 ——访县人大代表 付桂花
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人大代表风采】以医者仁心践行初心 ——访县人大代表 付桂花

发布日期:2025-01-11    来源:会泽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施云


进入三九天的雨碌乡小米村是寒凉的,而当我们进入位于小米村老213国道旁的村卫生室院子后却有一股暖融融的气流扑面而来:干净整洁的院子如一个温馨之家;诊断室内,一个电暖器五面发光,几位前来看病的老年人围着电暖器取暖,依次等待接诊。出诊医生正是县人大代表付桂花。

 

1991年1月,未能圆大学梦的付桂花却圆了另一个梦,成了一名村医,圆了做一名白衣天使的梦想,一干就是34年。34年来,她始终在这条呵护村民健康的路径上勇毅前行。正如村党总支书记老彭开玩笑所说:“硬生生把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踏成了硬化路。”然而,行进途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如果还有另一个人知道,那便是她的爱人。与她聊起最难忘的一件事时,付桂花的记忆一下子就拉回到2006年春节。刚刚放完鞭炮准备吃年夜饭时,一个身影急匆匆地跑进了她家,进门就大声叫着:“付医生,付医生,快跟我走吧!我媳妇要生了!”那时村医不仅肩负着给村民看病,给孩子种疫苗的重任,就连接生这样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得用羸弱的肩膀扛起。付桂花停了一下说,那时人回家,出诊箱也跟着背回家,因为不知何时就会有人找上门来。她把出诊箱交给那个男人挎着,迅速跟她去卫生室取接生必须的用材。紧赶慢跑,还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她来不及歇息,只是喝了一杯热水,便迅速指导和帮助孕妇生产。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母子平安。天却已经完全黑下来。好在那时,一束手电光让她像看到了曙光。那是她的爱人去接她回家。一路上,她累得只想扒在爱人的背上。

 

很多小组那时还没通公路,夜半出诊形同家常便饭。那时多数时间是患者家属来家里接她。后来有了电话,经常是接到电话得一个人只身前往。如果遇到夜里,她的爱人经常会像书童一样跟在身后,陪伴她。然而,即便她是白衣天使,也终究不是能治百病的神仙。遇到特别严重或实在拿不准的疑难杂症时,她只能先根据自己的判断给药,动员家属快速送到乡卫生院或县医院。而那时,她通常会面临另一个难题:患者无钱。她便摇身变成了眼前的“观世音”,掏空钱包是常有的事。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经验告诉她:钱包和药箱一样,一刻也不能空着。一位叫何彩兰的育龄妇女就曾3次向她借钱去卫生院分娩。第一次200元,第二次500元,第三次1000元。为何每次都总是找上她呢?深入采访中才知道,对孕产妇进行监测是村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你不是可以接生吗?为何非得去卫生院呢?”我真是孤陋寡闻。原来是政策发生了改变,为确保孕产妇生命安全,杜绝意外事故发生,村级医生已不再允许入户接生,而是把重点转向监测,临近预产期时常常是一日一次。

 

在小米村,说起村医付桂花,无人不竖起大拇指。除了赞扬她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还有一件大事更是让人们羡慕不已。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无疑是方圆几十里内最鲜艳的一面旗帜。她的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被云南省某省直机关选调。女儿今年大四,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就将到签约的富源县工作。而在说起对子女的教育时,她却变得有些木讷。在她看来,那是老师教得好,孩子学得进去,似乎与她并没有丝毫关系。深入采访后得知:纵使她从小就有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的梦想,可走过无数蜿蜒曲折的路,翻越无数山岭,跨过无数沟壑后,“白衣天使”似乎已经不再像那时梦想那样“神圣”,除了艰辛,还有生活的重担,她也曾动摇过。随着孩子上学后,对孩子的陪伴才使她咬牙下定决心,放弃了外出务工和开设旅馆能让日子迅速过得红红火火的致富路。

 

付桂花是一名普通的村医,但34年来她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尽管她已是众人心目中顶呱呱的人,可对待工作却一丝不苟,这也使她赢得了人们的另眼高看。她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加强参保人员的就诊管理,坚决杜绝冒名顶替等事件发生。因此,在一些人眼里,她又成了“铁面天使”。每接诊一个病人她都要认真核对病人信息,对就诊患者严格执行现场医保报销。2024年1至10月,她共诊疗253人次,发放医疗宣传资料620份,更新宣传栏5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期,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236人(次),为293名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246人,为高血压在管216人随访974人(次),完成糖尿病在管31人随访53人(次),严重精神障碍在管8人随访21人(次),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做到应签尽签,并按“签约一人、管理一人、服务一人”原则开展工作,全村签约总数1453人,履约人数1453人,0-6岁儿童219人,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180人,辖区内新生儿出生2人,按照规范要求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2人,目前在管孕产妇34人中只有1人在家,33人外出务工,她依旧完成绿色管理19人、黄色管理12人、橙色管理1人、黄色合并紫色1人,且全部建立保健手册并纳入健康管理。这一连串的数字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而背后倾注的心血与无微不至的关心,没有一颗医者仁心抑或就真的只是一串数字而已。需要说明的是这一个个数字,无不凝聚付桂花矢志不移的初心与忠心,也正是因为有了她对人们无微不至的医者仁心,她才被当地群众推选为县、乡人大代表。用她的话说,自己本就羸弱的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但她绝不会辜负大家的重托,她将竭尽全力把党和国家的好声音带回来,把大家的心声悉数递上去。